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团队——物理学专业教学团队
长期以来,物理学专业教学团队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有专兼任教师17人,其中教授4人,副高8人;博士3人,硕士12人。教师中有湖北省特聘专家1人,湖北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1人,湖北省重点学科带头人1人,十堰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3人,校级青年教学明星1 人。聘请中学一线骨干兼职教师3人,形成了政治素质过硬、学术水平较高、教学经验丰富、结构合理的本科教学团队。
团队主要服务于物理学专业教学,同时承担了全校理工专业的《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及全校《自然科学概论》的授课任务。
近几年,团队通过典型示范引路,导师跟踪指导,实现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与中学一线教学深度融合,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形成全员全程参与的“六赛育人”师范专业技能培训活动;秉持“以本为本”的理念,突出 “两支团队”--教学教研团队与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形成了“教学课程基本稳定,科研方向相对集中”的团队建设特色;突出“师范”本源特色,加强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以凸显师范特色和切实提升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为突破口,不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教学模式,加强一流课程和教学资源建设。
近几年,团队人才培养水平不断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获得25项立项(国家级7项、省级14项、校级4项);2019年首次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本科组比赛,获湖北赛区三等奖一项;物理学专业学生在学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中连续两年获本科理综组一等奖,并获三等奖二项,2019年物理学专业学生代表学校参加第九届湖北省师范教学技能竞赛,荣获初中物理组省一等奖。2020年首次参加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获物理实验讲课比赛一等奖一项,命题类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
近年来,团队教师共承担教科研项目17项,其中,省级11项、市级1项、校级6项;获得湖北省教学成果6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3篇,其中教学改革论文14篇,SCI索引论文5篇,核心期刊7篇,专利1项;2019年成功立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2019年出版《大学物理实验》高等教育规划教材1部;2020年以物理学教学团队为基础,申请通过省级高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2020年《电磁学》成功申报校级一流课程建设。负责完成了2019年、2020年 “国培计划”—青年教师学科(小学科学)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培训项目。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物理学省级教学团队成员一览表
序号 | 姓名 | 性别 | 出生年月 | 职称 | 学历 | 学位 |
1 | 陈俊 | 男 | 1965.9 | 教授 | 研究生 | 博士 |
2 | 章平 | 男 | 1966.11 | 教授 | 研究生 | 硕士 |
3 | 王绍明 | 男 | 1966.3 | 教授 | 研究生 | 博士 |
4 | 王国强 | 男 | 1964.3 | 教授 | 研究生 | 硕士 |
5 | 成传明 | 男 | 1971.5 | 副教授 | 研究生 | 硕士 |
6 | 刘亚丽 | 女 | 1978.12 | 副教授 | 研究生 | 硕士 |
7 | 李晓奇 | 男 | 1966.1 | 副教授 | 本科 | 硕士 |
8 | 马帮立 | 男 | 1966.3 | 高级实验师 | 本科 | 学士 |
9 | 欧修龙 | 男 | 1980.9 | 副教授 | 研究生 | 博士 |
10 | 张玉龙 | 男 | 1979.12 | 讲师 | 本科 | 硕士 |
11 | 路素彦 | 女 | 1972.9 | 讲师 | 本科 | 硕士 |
12 | 吴晓莉 | 女 | 1982.8 | 讲师 | 研究生 | 硕士 |
13 | 江勇 | 男 | 1982.8 | 讲师 | 研究生 | 硕士 |
14 | 曾昭锋 | 男 | 1980.3 | 副教授 | 研究生 | 硕士 |
15 | 陈刚 | 男 | 1977.12 | 中学高级教师 | 研究生 | 硕士 |
16 | 王成伟 | 男 | 1975.09 | 中学高级 | 本科 | 硕士 |
17 | 刘庆涛 | 男 | 1977.02 | 中教高级 | 大学 |